
花溪之夏围棋赛启幕 北京少年棋手首秀全国赛场
- 13
8 月 7 日,随着第四届天元围棋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在贵阳花溪孔学堂拉开帷幕,来自全国 1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 500 名小棋手正式开启为期 5 天的智慧对决。值得关注的是,北京海淀业余体校派出的 12 岁小将王弈辰作为首次亮相全国赛事的 "新秀",在首日比赛中展现出沉稳棋风,以半目优势击败湖北队选手,引发赛场热议。
一、赛事升级:避暑季与围棋文化的深度融合
本届赛事作为 "2025 爽爽贵阳・秀美花溪" 避暑季的核心活动之一,延续了 "赛事 + 研学 + 文旅" 的创新模式。除了传统的 10 轮积分编排赛制,组委会特别设置了 "孔学堂围棋礼仪体验"" 花溪山水棋局对弈 " 等特色环节,让小棋手们在感受贵阳凉爽气候的同时,沉浸式领略围棋与传统文化的交融魅力。
赛事规模较往届显著提升,参赛人数从 2024 年的 600 人增至近 500 人,覆盖年龄从 5 岁至 16 岁,设置儿童 A 组至 E 组及少年组共 6 个组别。值得注意的是,赛事奖励机制进一步优化,除各组前 32 名可获业余段位晋升资格外,还特别增设 "贵州省内棋手优胜奖" 和 "女子棋手突破奖",激励更多青少年参与围棋运动。
二、北京小将:从海淀选拔赛到全国赛场的突破
首次代表北京参赛的王弈辰来自海淀业余体校围棋梯队,曾在 2025 年北京市青少年围棋锦标赛中斩获儿童 B 组冠军。据其教练李宏介绍,王弈辰从 6 岁开始学棋,凭借超强的计算力和大局观,在北京市业余棋手等级分排名中位列同年龄段前 10%。此次参赛前,他特别针对全国赛事常见的 "西南定式" 和 "星位布局" 进行专项训练,目标是在首秀中积累经验,冲击业余 5 段资格。
在首日对阵湖北队张昊的比赛中,王弈辰执黑采用 "中国流" 布局,中盘阶段通过巧妙的 "点三三" 打入扭转局势。尽管收官阶段因时间紧张出现误算,但最终仍以半目险胜。赛后他表示:"全国赛场的对手明显更注重实地与外势的平衡,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在官子阶段的训练还需加强。"
三、赛事亮点:世界冠军助阵与新星对决
作为赛事的另一大看点,中国首位围棋世界冠军马晓春九段亲临现场,不仅为 "春晓围棋文化交流中心" 授牌,还与 5 名优秀小棋手进行车轮战指导。在与贵阳本地棋手林悦的对局中,马晓春通过 "大斜定式" 的变化演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 "以势取地" 的围棋哲学,让在场观众受益匪浅。
少年组的对决同样精彩。来自浙江的业余 6 段棋手陈昱帆与上海队的职业初段候补选手李昊然展开 "龙争虎斗",双方在右上角的 "大雪崩定式" 中弈出 20 余种变化,最终以 "三劫循环" 无胜负结束,成为开赛首日最具话题性的一局。
k体育官方网站四、行业观察:少儿围棋赛事的职业化趋势
随着围棋被纳入教育部 "双减" 政策推荐体育项目,近年来全国少儿围棋赛事呈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态势。以天元围棋全国少儿公开赛为例,赛事已连续三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 "全民健身日" 重点推广项目,并逐步与职业围棋体系接轨 —— 获得各组冠军的选手可直接进入职业定段赛预选赛,为青少年棋手打通上升通道。
对此,中国围棋协会青少年发展委员会主任唐奕表示:"这类赛事不仅是检验棋艺的平台,更是培养抗压能力、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北京小将的表现印证了 ' 地方梯队 + 全国赛事 ' 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未来我们将推动更多地区建立类似的青少年围棋人才储备体系。"
五、赛程前瞻:强强对话与新星崛起
根据赛程安排,8 月 8 日将迎来关键的第三轮比赛,王弈辰将对阵 2024 年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儿童 C 组冠军、来自广东的业余 5 段棋手陈梓豪。这场 "南北对决" 被业内视为检验北京棋手适应性的试金石。此外,少年组的 "上海 VS 浙江" 团体对抗赛、儿童 A 组的 "AI 定式挑战赛" 等环节也将陆续上演,预计将吸引超过 10 万人次通过天元围棋频道观看直播。
赛事主办方透露,决赛阶段将采用 "人机协同裁判系统",通过 AI 辅助判定争议棋形,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同时,赛事期间还将举办 "围棋与人工智能" 主题论坛,邀请专家探讨科技对围棋教育的影响,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结语
当花溪的蝉鸣与棋子落盘声交织,这场融合自然之美与智慧之光的围棋盛会,正见证着新一代棋手的成长。王弈辰等年轻选手在棋盘上的每一步落子,不仅是对胜负的追逐,更是对围棋精神的传承。正如孔学堂楹联所书:"弈道通天地,纹枰悟人生",相信在未来的赛程中,这些少年棋手将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